内容:
在实现梦想中充分发挥正能量
——对《瓮福》杂志与《瓮福报》的阅评
本刊阅评员 孔晓宁
孔晓宁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新闻部主任。
笔名尧丁、啸林。湖北武汉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83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随后历任《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编辑、主任记者编辑、高级记者编辑,旅游新闻部主任。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走进北极》、《横穿南极大陆的第一个中国人》,报告文学集《走进名人世界》,散文集《寰球履迹》,共出版文学作品十余部。长篇报告文学《南极漠野探秘》获1999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获环境文学创作与环境新闻报道方面的全国最高奖——地球奖。
《瓮福报》
创刊于1991年5月,为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部报纸,由该公司党务工作部主办。
报纸规格:创刊初期为旬报,现为周报,对开四版,已发行820期。
办报宗旨: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深入报道企业改革发展,全面展示员工文化生活。一直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生活。
版面设置:一版要闻版;二版产经新闻;三版文化生活;四版文艺副刊。
主要栏目:市场观察、产经快讯、班组风采、行业动态、瓮福先锋、一线传真、员工艺苑等。
近些年,出于遵循新闻规律的考量,有关企业的报道,尤其是对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报道,在大众媒体上渐渐销声匿迹。只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新闻,经过媒体人的精心选材,才能进入公众的视野。因此,当我看到《瓮福》杂志这本编辑用心、装帧精美的企业内刊时,不免有了几分新鲜之感。读过这份杂志及《瓮福报》,我不仅了解到,一家位居国内行业前茅的国有大型企业是怎样成长起来的,而且看到了瓮福人把中国梦、企业梦和个人梦融为一体,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一家企业能够得到振兴与发展,离不开各种基础和条件,而充分发挥对内对外宣传报道的正能量,也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在此,我想对上述一刊一报与瓮福集团创新发展的互动关系,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与分析。如果由此探寻到一点企业内刊的办刊规律,那更是意外之收获了。
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内刊?
在我30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贵州是去的次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当我获知,瓮福集团总部所在地,为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福泉市马场坪镇,眼前不由得就出现了一片“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荒山野岭。23年前,怀揣着梦想的瓮福人,在条件简陋、技术落后的不利条件下,开进了马场坪的那片磷矿山,迈开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如今,他们生产的磷复肥从单一产品发展到30多个产品,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荣获了“中国化工百强企业”、“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分别在甘肃金昌、四川达州、福建上杭以及沙特阿拉伯建立起研发基地,或者提供技术服务,走出了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子。
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追求世界一流的目标相一致,《瓮福》季刊与《瓮福报》在办刊上也在追求超凡脱俗。特别是《瓮福》杂志,因为是季刊,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设计更为精细美观。它获得过贵州最佳企业刊物奖和最佳设计奖,看来是名副其实的。
《瓮福》季刊的栏目设计,主要是按照职工的阅读兴趣来安排,兼顾到企业纵向与横向信息交流的需要。由于杂志的作者除了少数外部的媒体记者,绝大部分都是企业内的干部与员工,还须考虑到作者群的写作兴趣与能力,作为其主要栏目的“瓮福高端”、“瓮福创造”和“瓮福文化”,常常是由杂志采编人员或企业管理人员,就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及重要问题,展开全景式的介绍与追溯。这些栏目的文章,大多采用综述或通讯的体裁,选材典型翔实,文字明快清新,故事可读性强,成为杂志最吸引读者的“重头戏”。例如2013年第4期“瓮福高端”栏目刊出的《结缘〈大国重器〉》一文,就详细地回顾了瓮福集团作为中国屈指可指的磷化工企业,是怎样以自己的杰出创造和带动大批国产装备进入国际市场的杰出事迹,出人意料地被选中参与拍摄国内第一部反映装备制造业的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作为一个局外人,我看过这篇报道,感到特别提气,也为瓮福人特别能抓住机遇的钻研拼搏精神而感动。想必瓮福集团的员工看了这篇报道,会感到更加亲切与振奋。
《瓮福》除了从大处着眼,以内容重大、视野阔达的报道,践行“用世界的眼光看未来,从企业的角度想社会”的办刊理念;同时也注意从小处着手,以“回眸瓮福”、“心灵家园”、“员工艺展”等栏目,展示普通员工的工作体验、生活情趣和个人才艺。这些栏目一般由员工投稿,形式有论文、随笔、通讯、小说、诗歌、散文以及书法、摄影、绘画等,既是员工展示自己精神世界的园地,也是刊物的一块好看的绿洲。显然,刊物的编者是在秉持群众办刊的路子,欲把全公司的员工都纳入到自己的作者群与读者群里。由于做到了“心中有读者”、“心中有作者”,《瓮福》的内容与形式,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接近“地气”,成为员工读者的良师益友。
二、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充分展示企业梦
在当今世界,企业兴衰与国家强弱密不可分。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其生存与发展,更是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当义不容辞地关心国家大事,倾力社会发展。瓮福集团是这么做的,《瓮福》杂志也没有置之度外。翻开这本杂志,字里行间饱蘸着瓮福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对于国计民生的关注,对于如何实现中国梦的关心。杂志报道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也总是围绕着这种进步发展对于改善国计民生有何重要意义上做文章。例如《“碘”石成金超越梦想》这篇长篇通讯,就分别从“碘梦”、“寻梦”、“追梦”、“圆梦”、“越梦”几个片断,讲述了瓮福以自己首创的新技术,从磷矿石中提取出人体必需的食用碘的精彩历程。过去,我国每年碘需求量达4000吨,可产量只有100吨,每年进口这种战略物资的数量,要占世界总产量的约四分之一。而我国又是世界第三大磷资源国,磷矿在加工过程中,若提取出其中的碘,便能变废为宝,利于民生。可是,这项技术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现在,瓮福集团不但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每年可从磷精矿中提取200余吨碘。瓮福集团碘回收技术的成功投运,无疑是企业为国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在这里,企业梦与中国梦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试想一下,如果上述通讯报道离开国家需缺的大背景,只是就事论事地介绍碘回收项目,就不能透示出现在文章的这般高度与震撼力。作为中央级党报的记者,要求做到“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需要有宏大的视野与宽广的胸怀。而作为企业内刊的作者与编辑,也少不了全球视野与国家情怀。从读者反映看,《瓮福》正是拥有了这样的眼光和胸怀,才以自己的激扬文字,征服了企业内外的读者,发挥出较强的感染力。
三、让企业梦与员工梦有机融合
企业做大做强,员工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感与生活的幸福感,这个道理人人皆知。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如何充分唤起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做到爱岗敬业,为企业发展尽力,这不仅是企业领导者的努力方向,也是企业内刊的职责所在。尤其是像瓮福集团这样的位居偏僻的企业,员工与现代文明相隔较远,个人生活诸多不便,通过内刊宣传报道,稳定人心,聚拢人气,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个方面,《瓮福》与《瓮福报》均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正如一位读者评价的,这一刊一报“没有说教,它像长者,指引年轻人走好人生的旅途;在浮躁繁忙的工作中,它像一弘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引发你对工作以及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坚守住这个平凡的岗位。”
刊物与报纸利用“员工看瓮福”、“心灵家园”、《文艺副刊》等栏目,充分展示企业的重大发展步伐和前进目标,让企业的梦想变成每个员工的梦想。还引导员工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说明“国家好、瓮福好、我们才更好”的道理。由员工撰写的这类文章,大多为千字文。这些作者中,有的是爆破技术员、采矿技术员、产品研发员,有的就是一线工人。他们的文字,有的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有的就是写写自己如何读书、写信、旅游甚或就是叙叙旧、谈谈生活琐事。这类文字带有基层的土气、生气甚至灵气,理想成分浓郁,与企业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因此相当引人入胜。
当然,其中一些文章嫌浅、嫌虚,缺乏故事细节与真情实感,这与作者的笔力有关,是今后值得改进之处。
毕竟,《瓮福》与《瓮福报》只是一家企业的内刊,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已属不易。再要提高,就需要新的动力和能力了。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