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报转作风、改文风之实践与思考2013年10月 作者:马剑 来源:中国新闻培训网(www.xwpx.com) 浏览次数:31 责任编辑:开心
简介: 2012年12月,中宣部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思想文化战线把改进文风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和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任务来抓。改文风,既是时 ...
内容:
作为企业媒体,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不管是网络还是手机报,处在同一企业的不同媒体,每天面对的是相同的新闻源、相同的传播对象、同一个管理机构,每天发布的信息基本相同、采写的新闻稿也几近相同。即同质化背景下新闻报道的趋同性和相近性比例较大,加之采编人员缺乏,一稿多投、一稿多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网络求快、电视求新、手机报遍地开花的全媒体时代,经过采访、写作、编辑、排版、校对、传版、印刷、发行等流程下来,四平八稳的报纸明显“过时”,因此,报纸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为克服《准格尔能源》报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容量 小、信息覆盖面窄等先天不足,同时也避免报纸跟在网络、电视后面“炒冷饭”、“吃剩饭”,让《准格尔能源》报办出特色、突出个性、凸显优势。近年来,报纸不断转变采访作风,改变新闻文风,克服机械呆板、应景老套、肤浅被动的报道方式,树立创新意识,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宣传效果,讲究报道语言和形式的生活化和多样化,把新闻做快、做好、做强、做得有吸引力、有影响力、有推动力,在深、新、真、美上下功夫,在同质化背景下实现了差异化采写。 一、开掘主题,变化角度,改变报道方式,把新闻做“深” 与网络、电视相比,尽管周一刊报纸存在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信息量小等先天不足,但报纸在深度报道、系列报道、重点报道、连续报道等方面还是有其独特的优势。为此,《准格尔能源》报在实践中探索出“重策划、抓头条、立言论、练队五”的工作思路,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公司的政策主张,在传达企情民意、释疑解惑、推进工作方面发挥了报纸应有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011年“5•15”事件后,引发了涉及当地农牧民利益、环境保护、企地关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处理好企地关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十分关注。当年6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召集全区10家主要煤炭生产企业的领导人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座谈。因为当时没有记者跟随采访,电视和网络只报了一条秘书写来的“我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维世参加自治区党委座谈会”的文字消息。报社拿到这条消息时,觉得此事意义重大,仅发一条百十来自的消息不足以说明问题,况且,多年来,我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企地共建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于是,我们以座谈会为背景,以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梳理多年来公司在加强企地共建、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做的贡献,以“承担社会责任 造福一方百姓——准能公司倾力打造和谐矿区”为题,做了深度报道。文章在6月23日头版头条刊出后,引起了公司及准格尔旗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做了重要批示,公司有关部门就此展开了“准能公司社会责任贡献调研”活动,形成了《准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一篇报道推动了公司一项工作,其宣传效果不言而喻。该文在2011年度煤炭好新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二、精心策划,深入采访,把一般性新闻转化成亮点新闻,把新闻做“新”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各单位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创效活动,推动公司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公司每四年举办一次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展。2012年的第四届成果展开幕式新闻,网络和电视均以“公司举行第四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展”为题,以传统形式报道了本次成果展举行的时间、地点、出席开幕式的公司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领导讲话等。消息内容侧重公司领导讲话:公司领导在讲话中指出......、他说......、他要求......、他希望......他最后强调指出......最后才是本次展览的成果和获奖项目、获奖集体和个人。 报社在接到采访任务时,编辑部主任提前与记者沟通并做好采访报道策划,明确以成果展和展出成果为主题,重点报道四年来公司广大职工在经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和这些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生产经营、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提升、降本增效中发挥的效用。见报稿为 主题:公司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副题:四年完成技改技革项目1557项,创经济价值2180万元,21项新工艺和先进操作方法被同类岗位中80%的员工掌握,公司多项创新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及自治区、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主题一针见血,点明主旨;副题用四个数字高度概括了四年取得的丰硕成果。主副题互相配合、互为呼应,切中要害、抓住重点、点明主题,读者只要浏览一下标题,就能明白这四年准能公司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到底有没有成果,成果大小如何。 领导出席开幕式和讲话还报不报?当然要报,只是放在后面,加以特别交代和说明,减少程式化报道,使会议新闻短下来。 改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是转作风、改文风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绝不是一味地减少和乱砍乱删,相反,必须认真组织,有增有减,整体上做到报好报足、报活报精。 三、深入基层,现场体验,用记者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录现场的真实事件,把工作性新闻转化为有价值的成就性新闻,把新闻做“真” 提高一线员工的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从改善一线的工作环境、提高班中餐质量和生活服务水平做起,而个性化的服务更能彰显后勤服务单位的服务特色。2011年9月1日,网络新闻上传了一条通讯员写的有关后勤单位特色化服务的简短消息。消息里的信息太杂,每个职工食堂都有自己所谓的“特色”,但没有一个是特别吸引人的,主题也不够突出。报社记者在深入基层采访时看到黑岱沟实业公司第一食堂的LED上滚动的字幕:“今天是设备维修中心工程机械车间苏永彬、轮胎车间吴德明、露天矿生产技术部王峰、供电队白利俊等19位职工的生日,食堂为你们准备了生日蛋糕和长寿面,请你们到特色窗口领取。食堂全体职工祝你们生日快乐!” 记者眼前一亮,迅速来到特色区窗口采访,方知该公司的8个职工食堂都开设了此项业务。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当天共有62名在岗职工过生日,一顿饭后,一篇新闻特写《62个生日蛋糕 62张笑脸》新鲜出炉。香甜的蛋糕味、清香的面汤味,还有服务员甜甜的祝福声扑面而来。醒目的标题、鲜活的语言、真挚的对话,再配上具有冲击力的图片,“创建健康食堂,提高幸福指数”的理念实实在在落在了实处,职工的自豪感、幸福感、归属感有了真实的体现。因为是采自现场的鲜活新闻,真人真事真情真感,因而真实可信,情真意切。 四、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将生硬枯燥的专业化新闻写成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职工乐于接受的通俗新闻,彰显新闻的“美”。 作为企业报,宣传报道企业各个层面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是企业报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人物通讯更是企业报版面上一年四季常开不败的奇葩。特别是像准能公司这样的大型能源企业,不论是一线生产者还是机关管理者,大家工作的专业性特别强,而人物通讯中反映典型人物的工作特性又是其中的看点之一,怎样才能把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写得外行人看得懂,内行人挑不出毛病,而且还要具备通讯的文学美?这也是对企业报记者基本功的一大考验。 2012年5月1日,曾荣获国家多项荣誉的黑岱沟露天煤矿矿长张勇被评为神华集团劳动模范。5月3日受到集团公司的隆重表彰。电视新闻播出时,以工作简历的形式,记述了他何年毕业,何时参加工作,20多年里从事过哪些工作,取得过那些骄人的成绩,现在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被集团评为劳模还提拔重用。总之,他付出了,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在叙述他的业绩时,有许多采矿专业术语、计算机专业名称等外人不知道的东西。 而报纸要求人物通讯这类稿件必须写得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感人动人,读后让人心里暖暖的,眼里湿湿的、嘴里咸咸的,只写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就显得生硬艰涩,缺少人情味儿。 因其本人特别低调,除了工作上的事别的一概不谈。记者接到采访任务时,先从外围突破,通过采访一线班组长、工人及管理人员,还有他的妻子,充分挖掘别人不知道的细节,在掌握大量第一手素材后再去正面接触本人,以手头掌握的“秘密武器”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方知他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煤矿的矿长,而且还是一个爱好广泛、非常有生活情趣的现代人,他内心的喜怒哀乐远比他的现实表现要丰富的多。特别是他对儿子的歉疚、离开时没有为职工办好的两件事留下的遗憾、过节时给一线班组长发的感谢短信等等,这些细节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能复制的。正如新闻界老前辈穆青说的那样:一个好细节,胜过千言万语。在他的真情感染下,一篇《草瘦为了根》的微型报告文学应运而生。文章力求做到叙事的说理性,说理的故事性,故事的情节性,情节的细节性,让人物鲜活生动,真实可信,温暖感人。美国著名记者修•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情感中去。”读者在了解这个典型人物的同时得到了美的享受。 老报人梁衡说过:作者笔下先有形,读者心上才留痕。同质化背景下的企业媒体,要想使相同的新闻信息在相同的受众中留下不同的“印痕”、获得不一样感受,运用差异化采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记者编辑要想实现差异化采写,就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深入职工内群众,多说职工群众爱听的真话、新话、实话,多讲述百姓喜闻乐见的真事、实事、身边事;少说大话、套话、空话,减少领导日常活动和一般会议消息的报道,镜头对准群众,版面留给职工,笔尖流淌真情,真正做到人到基层,心到基层,感情投入一线,胸中装有全局,使新闻报道真正做到“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这也是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迎接挑战,巩固阵地,发挥作用的致胜法宝。因为,观点和思想的深入,是让报道深入读者内心的重要途径。 作者工作单位: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闻中心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