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昌:如何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的企业报精神结合起来2014年01月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培训网(www.xwpx.com) 浏览次数:64 责任编辑:开心
简介: 1月11日,“2013企事业内刊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根据当今的媒体环境,提出了 “论道 坚守 创新” 的主题,意在倡导广大内刊人要耐得住寂寞、坚守新闻底线;同时,又要有创新意识,适应和利用好新媒 ...
内容:
中宣部阅评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国昌 如何把企业报的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结合起来,概括起来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思想性和可读性是辩证的主题;第二句话,应该把追求思想性作为努力的目标;第三句话是在可读性上进一步下功夫。 第一句话,思想性和可读性是辩证的主题。这两者有一定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这两者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不是说一强调报纸的思想性,可读性就差;另外,强调可读性也并不一定削弱思想性,它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在我们办报的过程当中,从思路上要明确。 第二句话,追求报纸的思想性,特别是有观点,是当前纸媒发展的一个方向。现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它能提供大量的信息,这一点是纸媒做不到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比如说现在11点多发生的新闻,互联网马上就可以播出来,做为纸媒再快也要等明早8点刊登。信息量的时效性、快捷性这是网络的特点。而纸媒的观点、思想性,特别是在评论方面、观点方面是网络不具备的,这是纸媒的优势。所以在这点上,我们应当不懈的追求报纸的思想性,有新的观点。多数读者还是爱看有思想性的文章。不应当片面的追求可读性而削弱思想性,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第三句话,要在可读性上切切实实的下功夫。结合一年来的实践,社会各个方面对习李新政这一年来大家都有很多感触,做为新闻报道来说,习近平在十八大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作了八项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改进新闻报道。回顾这一年,中央领导在改进文风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力度,在社会生活当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前面几位老师也都提到了他们讲话的特点,个性化、平民化,使人过目难忘,印象很深,普通老百姓听的懂,他们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最近,有些报纸对习李新政在文风方面改进做了总结归纳。比如习近平在国际国内说过的话,各国的政情不一样,走什么道路,讲大道理就很生硬;但是他用一句通俗的话“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你自己穿了才知道”,这就很生动,国际舆论反映不错。再比如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讲2014年国务院的工作,“减政放权是国务院今年的当头炮”,这句话就很生动,印象深刻,这样也带动了报纸文风的转变。人民日报今年的发量达到320万份,比往年增加了十几万份,按说人民日报是党报,可读性差一些,但实践当中,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文风方面改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读者说现在人民日报办的前几个版还有过去文风的模式,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比较多;后面一些专版,都比较贴近群众,像《求证》专栏,还有民生专版,社会专版,包括文艺副刊等等,都很贴近群众。有些稿子拿出来放在社会上一些小报上来登,也很新鲜,特别在标题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举个例子,2013年新华社总结中纪委反腐败的大综述,原题是“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和反腐败斗争增强信心”,同样是新华社的稿子,人民日报做的题是“2013年正风肃纪”做为肩题,主题是“民意翘起大拇指”,这就很生动,字数又少,很简练,通过标题的制作,增加可读性,这方面迈出了很大步伐。简单来讲,思想性和可读性是辩证关系,并不矛盾。 (作者为中宣部新闻阅评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