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刊外包已经成为企业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2014年03月 作者:彭雅青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30 责任编辑:开心
简介: 编者按:在目前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日趋迅猛时代,从以下一普通的采访可以看出,企业内刊外包已经成为企媒发展的主流 。 记者:你是有名的内刊研究者和实践者,请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内刊研究经历? ...
内容:
记者:你是有名的内刊研究者和实践者,请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内刊研究经历? 建云:如果说我很有名,我自认不敢当。其实,在内刊行业,有很多比我更优秀的研究者及从业人员,只是因为某些关系,他们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我是2004年开始接触内刊的,最开始是自己为所属的协会自费出版《南方培训报》,当时是找外面的公司帮忙排版、印刷,但感觉效果不大理想,就想自己弄。就这样,与内刊结缘。到自己创办东莞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时,把业务涉及到内刊编辑、排版、印刷这一块,并出版《潇湘文化报》。 记者:你以前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转到了内刊领域里来了? 建云:我这个人很爱好文学,弄写作有二十多年了。投了无数的稿,也失败无数回。但近些年,可能因为自己“名气”大了,公开发表的文章不是少数。 我是1998年来广东的,先在广州打工,在一电器公司做品管,后来来东莞,先是在工厂从事品质管理工作,后来,老板感觉我口才不错,文字功底还行,做的教材像模像样,就让我搞企业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 但在曾经供职的企业,没有真正做过企业内刊。 后来转到内刊这圈子里来了,也是基于自己创办公司的缘故。开始想开拓培训市场,一年半载接不了单;后来想做劳务中介,大把企业要人,却建立不了自己的劳务基地。坐在办公室年全国各地寄来的内刊,感觉很多内刊的编辑、排版水平都不高,缺乏大气与专业,我就想,自己能否在内刊市场有所作为……也就是这个念头,让我的公司在内刊行业树起一面旗帜。 记者:你不但自己研究内刊,而且公司也在做内刊业务,这块市场大吗?前景如何? 建云:内刊市场其实很大,全国每年有几十亿的市场份额。但内刊在经营时,存在极度分散的现象,导致到目前,全国没有一家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公司出现。《潇湘文化报》曾刊登一篇文章,题目叫《内刊市场,有多少金子可掘?》,也许是当前国内首篇关于内刊市场的现状报道。 虽然内刊存在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客观现象,但我对前景还是充满期待的。改革开放三十来,中国企业存在升级的必然,而企业要升级,必须在文化方面做文章。而要做文化,内刊又是一面直接的镜子。当很多内刊在版式设计、编辑水平、策划能力、发行渠道等无法上档次时,势必会找外部的专业公司帮忙完成。在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内刊应该越来越好经营。 记者:研究过程有什么酸甜苦辣和鲜为人知的故事?目前整个内刊研究领域是个什么状况?有什么发展趋势? 建云: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称不上研究,只是对内刊的一种特殊爱好罢了,也不存在所谓的酸甜苦辣。因为我是在解决许多打工朋友尚未完成的基本问题(诸如买房)后开始创业的,且自己本身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与审美能力,所以在经营内刊市场时,就显得如鱼得水。 如果说到内刊领域的研究,我感觉基本上是片空白。没系统的书籍出版、没有权威的言论出现、没有优秀的模式参考……用一句话来说,是没有成为系统。对内刊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比较麻烦的。 前段时间,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有几位研究生来电采访我,我也谈到这些。因为现在是一个专业化的时代,需要有专业的理念、系统、行为去告诉大家,内刊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无头苍蝇,找不着北。会让很多内刊主编很苦恼。 整个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内刊外包成为内刊发展的趋势,国内外知名的内刊,90%以上是外部的专业公司制作的;二是内刊摆脱“小报小刊”的束缚,向大报大刊看齐,甚至超越;三是内刊市场将进行一次洗牌,因为制作内刊的门槛并不高,很多广告公司及自由职业者都在做,导致水平参差不齐,但内刊客户对编辑、排版、策划、印刷等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因循守旧、规模弱小的企业或自由职业者,可能会有大部分淘汰出局,最终出现集团化的专业内刊制作公司。 记者:拜读了你的很多关于内刊的文章,非常有真知妁见。现在的很多企业对内刊的价值认识不明确,你怎么看内刊在当今企业和社会中的价值功能? 建云:其实,内刊不只是一份报纸或杂志,它是企业文化的展现与延续。可以这样讲,内刊质量的优劣能预示企业生命的长短。在东莞,有两家人才市场,一家在内刊制作方面非常费功夫,从文章采编、版式设计、印刷效果、主题策划等方面,都做得非常优秀,而另一家,可能以为自己是老牌企业,不大注重内刊的包装,同样出报纸与杂志,可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堆垃圾。不到两年,内刊制作差的这家人才市场就基本被市场淘汰了。后来,我们在总结二者的结局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文化成为杀手锏。由此可见内刊的力量。 记者:你认为当前的很多企业在操办内刊的过程中有哪些认知误区?如何避免和更正? 建云:一是用人。很多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内刊的重要性,存在随意用人的现象。有些人,根本不具备策划、组稿、编辑、审美的能力,可硬让他(她)上,制作出来的内刊质量能有几何?二是规划。很多做内刊的人缺乏系统的规划,没有确定每期出版的报刊主题在哪里,存在严重凑版的现象;三是视觉。到目前为止,80%以上的内刊,看起来根本不像报纸或杂志。报刊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果做得不伦不类了,反倒让人反胃。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想,一是找到专业的人才来负责内刊的工作;二是咨询专业的人士或多与他人交流,借脑借智;三是找外部专业的公司,专业才能缔造精彩。 中国内刊协会、内刊网承办企业内部报刊杂志外包服务制作。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