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型企业内刊编辑部组织与协同管理2015年08月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pxpx
简介:威顿集团是拥有二十多年历史、十余家子公司、600余名员工、立足于化工行业并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型企业。员工分散于北京、上海、贵州贵阳、贵州铜仁、贵州福泉、四川达州、山东荣成和加拿大温哥华等地。如此一个集 ...
内容:
威顿集团是拥有二十多年历史、十余家子公司、600余名员工、立足于化工行业并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型企业。员工分散于北京、上海、贵州贵阳、贵州铜仁、贵州福泉、四川达州、山东荣成和加拿大温哥华等地。如此一个集团型企业,在没有一名专业、专职内刊编辑的情况下,硬是凭借着“尽善尽美”、“不断求索”的钻研精神,将《不断求索的威顿人》这本季刊做了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集团型企业内刊编辑部组织和协同管理的经验,使这群“散兵游勇”最终成长为集团企业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捍卫者。 我们期待2015年的金秋,这时《不断求索的威顿人》将迎来创办三周年的历史一刻。 管理学中的“协同管理”理论,可以概括理解为“将企业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客户、财物、信息、流程)关联起来,使之能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或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或运作,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利用,实现这些资源的利益最大化,消除在协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壁垒和障碍”。那么,套用“协同管理”理论,将威顿编辑部近三年的工作经验归纳为“协同管理思想在威顿内刊创办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真实案例中窥见一斑。 1.集团领导重视 内刊从创办之初就得到了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由董事长担纲顾问,总裁夏世强先生亲任内刊主编,更是在每期出刊前亲自审订、签发,并全程参与每年的内刊编辑会,充分调动集团范围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选题资源充分。 2.内刊定位清晰且表述明确 经过一年多的锤炼与调整,在2014年11月威顿内刊编辑会上,《不断求索的威顿人》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传承威顿文化,传递威顿资讯,展现员工风貌,展示威顿风采”。 3.注重专业培训,线上沟通制度 在创刊之前,集团其实没有一个部门、一个员工真正有过内刊工作经验。头脑风暴之后,集团领导决定,成立由总裁、事业部总监领衔的编辑部队伍,成员在集团总部及各个分子公司全范围内遴选。他们来自威顿大家庭中不同的业务单位、不同岗位。有公司领导,也有生产一线员工;有销售经理,也有行政助理;距离最近的是一个部门的同事,最远的相距近2000公里。 因为地域原因,他们不能像常规的杂志编辑部一样面对面坐在一起讨论稿件。于是,电话会议系统成了他们联系彼此的第一个平台,第一处“阵营”。十几个“草根”“聚”在一起,常常在业余时间学习办刊经验、撰写稿件、设计排版、切磋探讨,一点点完善每一个策划案,细心斟酌每一段文字,精雕细琢每一张图片。当然,不是每位成员都有机会坐在会议室里参会的,那些出差在外的编辑部成员,常常为了不拖大部队的后腿而在奔波路途中参加电话会。他们没有一个人有过怨言、有过退缩,这一切都缘于对这项工作的热爱,缘于对这个团队的信赖,缘于对这份信念的坚守。 第二处“阵营”是大家常用的QQ群、微信群。已经记不清楚多少次,为了一处小小的文字或图片改动,责编、通讯员和美编在内刊QQ群里发截图、发链接,他们兴奋过、争论过、妥协过、遗憾过,但共同的目标是探讨出一个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三处“阵营”是年度编辑部交流会。如果说编辑部是一家人,那这家人也着实“聚少离多”。每年一次的编辑部交流会,是他们最期待、也是聚得最全的时刻。很多“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家庭成员,都是在这里初次谋面的。交流总结、知识分享、参观厂区,每一位成员都感触良多、信心满满,而“阵营总指挥”——执行主编向军和吴秀丽,更能深刻感受到在编辑一年的协调配合过程中所收获的成长经验。从第一年请专业老师讲解期刊创办的入门知识,到第二年与一家有着丰富办刊经验的企业交流,再到第三年自我剖析、改进,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的编辑队伍逐渐稳定,正如执行主编向军所说,“很高兴地看到,我们正在向一支正规军转变!” 4.栏目设置科学合理——威顿镜头、威顿力量、风云季汇、威博汇、点石成金、快乐速递等,既能聚焦集团内部的重要的人和事,又能接近员工的生活与情趣。 “威顿力量”栏目是最能彰显威顿合力的地方。 从一个角度注视整个集团,从一个侧面来展现一种合作的正能量。责编要根据形成的创意,整合各个单位的通讯员,有时候还包括当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初稿,然后,编辑部各方成员又会“各显神通”,修改、补充、完善,几易其稿,家常便饭!所以,该栏目的严峻责编说,“‘威顿力量’,首先就汇聚了咱们编辑部的力量!” 不止这一个栏目、不止一篇报道,在将近的经历中,几乎每一期、每一个栏目,都感受到了协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 最难忘,米建中总监专程为配合他的专访去影楼拍摄了一组照片,亲自送到编辑部供选用; 最动情,原威顿文化公司经理涂晓川在异常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用蘸着十几年来对威顿真情的笔触,深夜挑灯夜战,写就那篇《亦狂亦侠亦温文——我们的奇琳印象》; 最感谢,威顿达州副总经理葛明远因为某一期上刊登的本公司稿件数量较少而面露不悦,此后达州的稿件就如雨后春笋,“蹭、蹭、蹭”地纷至沓来。 …… 优秀领导者不仅要自身优秀、能力突出,也要善于组建一个团结协作、行动力强的团队,营造彼此信任、密切配合的氛围。内刊“指挥部”说到了,也做到了。这其中最大的秘诀,便是在整个威顿集团范围内实现了对人、信息及各类资源的协同。三年来,我们在“传播威顿资讯,展示威顿风采”的目标指引下,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未来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携手迈开探索的步伐。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