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刊研究室首页 >> 内刊建设 >> 论人大期刊评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人大期刊评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年04月  作者:  来源:今传媒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关键词:人大期刊;评论;问题;对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加强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是宣传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 ...
内容:

 

  关键词:人大期刊;评论;问题;对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加强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是宣传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这对于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具有直接的重要意义。这就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对人大工作和人大宣传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人大宣传工作的加强,被誉为影响、引导舆论的“旗帜”和“灵魂”的人大新闻评论,也越来越受到人大期刊的重视。

  现实生活中,新闻评论一直是我们党传达指示精神、工作部署的主要途径。人大新闻评论的形式,与其它新闻评论形式一样,多种多样,有社论与评论员文章,也有署名短评和新闻分析等。运用哪种形式好,关键在于根据事件的大小、性质和影响来选择。

  本文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管主办的《新疆人大》杂志采编实践,就目前人大期刊评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对策提出建议。

  一、《新疆人大》杂志评论类栏目设置情况

  《新疆人大》杂志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机关刊物,是自治区民主法制类主流媒体,也是自治区惟一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大刊物。《新疆人大》为月刊,每期有两个刊发评论的栏目:一是卷首语“天山之声”栏目,主要围绕近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中心工作,撰写理论性和指导性文章,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关新的指示精神,迅速地传达给基层人大和广大人大代表;二是“今日论坛”栏目,主要刊发人大理论研究性文章和涉及人大工作的短评。两个栏目各有侧重,一个强调舆论引导和理论指导,一个注重对当前人大实际工作中,人们普遍关注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思想动态,发议论、讲道理、提批评、谈意见。两个评论栏目起到了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作用,做到既有政策引导,又有经验介绍、问题查摆,提升了杂志的理论水平和宣传效果。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式启动后,《新疆人大》杂志在及时刊发卷首语《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提升人大工作水平》的理论性文章,从政策角度,引导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真正把“三严三实”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随后,“今日论坛”栏目连续刊发了《人大代表要践行“三严三实”做表率》《从严从实用好地方立法权》《地方立法工作必须坚持“三严三实”》等评论,在代表工作、立法工作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如何践行好“三严三实”。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但增强了杂志的大局意识、理论高度,更为人大具体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二、人大期刊评论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疆人大》杂志专设两个栏目刊发评论,保证评论类文章的数量,但从宣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上看,人大期刊新闻评论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无论在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写作手法以及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都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没有紧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主题。人大新闻评论的写作,除了要遵循一般新闻评论的写作规律,把握人大新闻稿件的基本特点外,还应注意紧紧扣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主题,对眼前发生的有关民主法制建设中的生动事件,进行深入思考,抓准问题,写出有理有据的评论文章来引导群众。但从《新疆人大》杂志投稿情况分析,有半数稿件,都是对社会热点、道德问题的评论,偏离了民主法治建设的主题,与人大期刊用稿需求不符。

  二是贪大求全,篇幅冗长。评论的体例和容量决定了它的任务一般是选择一个问题的重要侧面或切入点作为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但从《新疆人大》杂志投稿情况看,有些评论贪大求全,对立法工作、代表工作、监督工作、人大自身建设等多个并行侧面进行全面论述,结果是每个侧面都没论证分析透彻,造成评论深度大打折扣;有些则是篇幅冗长,对文字推敲锤炼不够,面对重大主题时,更是反复论证,旁征博引,唯恐把话说不清楚。观点明确,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读者才喜闻乐见。但从目前情况看,人大期刊评论不乏人大理论研究的长篇评论,而短小精悍的短评、微型评论却明显不足。

  三是缺乏新颖性和深度性。评论要力求“新”字当头,必须保证新闻评论提出新的观点。但来稿中很多稿件都是针对一则报道,提出支持报道中的新作法,谈论这样作法的意义。例如,一篇评论这样写道:“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和北京市政府召开‘加强人大预算监督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笔者以为,北京市将就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出台办法,方向完全正确。这对于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障财政资金的健康使用和运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看出,这则稿件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观点,只是在提倡这样做法,失去了评论的可读性和思辨性,其价值甚至没有超出新闻本身。此外,评论文章要求观点保持深度与新颖,并不是要求评论时故作惊人之语,而是强调作者在分析评论时逻辑推理的过程要充分,在保持逻辑链条严密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结论。

  四是文章结构过于死板,缺少充分的逻辑推理、分析论证过程。如,“笔者认为,在规范性文件审查实践中,应重点把握六条标准: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五是……六是……”;再如,“笔者认为:加强人大监督重在坚持四化: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种并列式结构,条例清楚,但过去死板,缺乏灵性,更缺失了逻辑推理中显现出来的美感。

  三、人大期刊评论今后改进的对策

  评论是新闻的旗帜,是人大期刊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章载体,对舆论导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人大期刊的影响力。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包括人大期刊评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写好人大新闻评论,特别是要写好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政治敏感力和较强的知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把党的方针政策,当前形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具有新意的精彩之作。除此之外,在写作手法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社论要视野宽阔、覆盖面大,有强烈的宏观意识,把握好政治大局。“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而不是部门工作,所以有关人大新闻评论,特别是社论类文章,立足点一定要高,视野一定要宽,覆盖面一定要大。”而在论述阐述过程中,则一定要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事例,寻找到人大工作与民意的同频共振,使宏观、枯燥的话题变成了百姓身边的故事。只有如此,才能寻找最大公约数,才能凝聚最大的社会共识。

  其次,批评性评论要着眼建设、正面引导。“评论是匕首,是尖刀,承担着‘考量、质疑’的责任。但评论报道并不是为质疑而质疑、为批评而批评,更重要的,是要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给出意见建议,甚至进行相应的政治判断,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人大常委会的一项的重要职责,就是监督“一府两院”。在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视察、调研、调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若对这些监督的热点难点进行评论时,一定要本着解决问题的善意,从批评报道中挖掘正能量,主动进行正面引导,把难点、难度讲清楚,以加深各方面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形成共识,有利于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若是评论涉及被监督者,而且主题是有争议性的,一定防止陷入情绪化误区,要把握原则,通过努力摆事实、讲道理,让被监督者改善不足,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观念进步,而不是简单地喊杀喊打唱反调。这样的评论视角,比单纯的指责、嘲讽更有深度、有力度。

  第三,短评和新闻分析要深看一层,见人所未见。评论报道,要深看一层,“对新闻的价值做进一步的挖掘,思维逻辑较大众观点再深入一步。[3]”也就是说,评论要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问题。这就是评论存在的必要性,也是评论本身的价值所在。例如,《新疆人大》2013年第7期,刊发的一篇《人大监督无“大事”“小事”之分》的短评,就摆脱了评论在新闻原地打转转的问题。这则短评评论的新闻事件虽然是疏附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水费收缴工作,但却跳出了新闻事件本事,挖掘出人大常委会监督思路的转变——把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小事”纳入人大监督的视线,更深一层地诠释了新闻事件背后的价值所在,见人所未见。

  评论质量的高低是一个新闻单位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大宣传机构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各新闻单位和地方人大常委会都应该重视人大新闻评论队伍的建设,加强人大新闻宣传中的评论工作,每份人大期刊,每个地方人大常委会,都应将政治素质高、理论素养强、人大知识熟的工作人员纳入评论队伍中,重点培养,使其充分掌握人大期刊评论的写作技巧。有一支高素质的人大期刊评论队伍,再有扎实的写作技巧助力,人大期刊评论才会有更大的提升。

 

 

最新 . . .

· 《金华日报》《金华晚报》同时调整版面
· 毛泽东与《红色中华》报
· 楚天都市报全媒体平台更名为“极目新闻
· 抗疫战场,党报人在坚守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发布
· 报纸如何迎接“直播时代”新浪潮
· 传统品牌何以历久弥新
· 《长江日报》坚持开门办报 聚起"编外"
· 《湖北日报》战“疫”报纸入藏国家博物
· 活跃在党报上的通讯员
· 科技期刊编辑应做好“科学守门人”
· 《财经》年会在京举行
· 第九届人文社科集刊年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开门办报”之新解
· 《飞天》庆祝创刊70周年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上线北京日报客户端
· 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年会在湘召开
· 国内新闻纸市场明年或迎新挑战
· 四十五篇(组)文章入选第四届“期刊主
· 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理念的三个转变

相关 . . .

· 企业内刊如何激发员工写稿热情的方略
· 浅谈企业报记者的职责与使命
· 企业报版面策划之我见
· 浅谈新闻写作中数字的运用
· 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认知中的责任
· 内刊:约稿的技巧
· 企业文化:为中广核集团扬帆远行导航
· 企业内刊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 内刊:怎样发现新闻 怎样表现新闻
· 内刊的跨企业合作之道
· 内刊的跨企业合作之道
· 发挥企业内刊的特殊作用
· 企业报“三忌”
· 怎样办好企业报
· 如何让内刊更有影响力
· 传媒业发展新趋势
· 如何办好外向和内外兼顾的内刊
· 报小天地宽——关于区县报的几点思考
· 企业传媒功不可没
· 加强科技信息传播 办出单位内部报刊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