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刊研究室首页 >> 内刊建设 >>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常见问题回顾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常见问题回顾

2016年06月  作者:张美慧  来源:今传媒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关键词: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编辑加工;Ei 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是国内外众多检索平台的收录内容之一,是全文内容的概括,是展现我国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因此它的编写质量受到了高度关注。不同学科的期刊工作者 ...
内容:

关键词: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编辑加工;Ei

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是国内外众多检索平台的收录内容之一,是全文内容的概括,是展现我国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因此它的编写质量受到了高度关注。不同学科的期刊工作者对于英文摘要的编写要求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包括时态、语态、标点符号及缩写[1]、写作范式[2]、文体格式[3]、信息完整性[4]等。笔者结合《光电子快报(英文版)》稿件的实际情况,对于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常见问题加以归纳分析,以供国内作者和编辑参考。

一、英文摘要的结构及原则

国家标准GB/T 6447-986《文摘编写规则》将摘要定义为“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当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目前国际上的几大权威数据库对于收录期刊的英文摘要编写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要有几个必须的组成部分,同时应遵循一定的写作原则。

1.结构。就《光电子快报(英文版)》来稿而言,大多具有一定的创新内容,为吸引更多的读者,采用报道性摘要[5]为宜。根据多数科技期刊的做法,报道性英文摘要一般应包括四要素,即:目的(objective,purpose,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极少数稿件的创新内容较少,属于综述性文献,采用指示性摘要[5]为宜,重点概括出主题即可,可以不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一些内容。

2.原则。《光电子快报(英文版)》是《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因此必须遵守Ei编辑部对于英文摘要的编写原则,否则会影响文献的正常收录。总体原则是,只谈新的信息并且力求语言简洁。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5]:尽量使用短句,且避免句型单调;描述作者的工作一般使用过去时,阐述这些工作得出的结果和结论一般使用现在时;主动语态较被动语态的表达更好;不用俚语和外来语表达概念;避免修饰语过长;词语采用英美拼写均可,但要全文一致等。

二、英文摘要编辑加工中的问题

由于很多作者缺乏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经验,并且对于Ei编辑部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了解不足,因此来稿的英文摘要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特别注意。

1.写作内容方面

(1)取消或减少背景信息。很多作者习惯在摘要一开始给出研究背景信息,如:“In the traditional linear spectral mixture model, a feature class of the hyperspectral image is represented by a single endmember. However, the spectral variability within an endmember class is usually large because of wide space range and the feature complexity of the hyperspectral image….”,这与文章主题“multi-endmember hierarchical mixture analysis”联系不够紧密,仅可作为相关研究背景,而这些内容可以在引言部分介绍,因此不宜出现在摘要中。

(2)不写未来计划和言过其实的语句。科技论文一般是报道某一时期内的某项具体科研成果,多数还有后续研究内容,因而有些作者会在摘要的最后写出未来科研计划,常见表达有“... will be further studied”、“We will ... in the future”、“... need to be discussed in the next work”等,但这些都不是读者所关心的部分,出现在摘要中徒增篇幅,且不利于提高文献的关注度,因而要删除。此外,过分夸大的表达也是不适宜的,如:“It is firstly demonstrated in this work”、“There is no related report similar to our investigation results”、“It is the highest value in the world”、“It has achieved the most advanced level”等,用词必须客观且严谨,如实阐述研究结果。

(3)内容一致但避免重复。摘要中出现的内容在正文中必须有所体现,并且保持一致。有些作者在摘要中提到了一些参数的相应数值,但阅读全文后发现正文中并未出现该参数数值,也有些作者在摘要和正文中对于同一参数的定义或缩写符号完全不同,还有些作者对同一参数值的精确度前后不一致,这些都会造成读者的困惑,令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大打折扣。

在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文字表述应尽量避免重复,如摘要的第一句话不应是题目的简单重复,这样可以提高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举例来说,一篇文章的题目为“A novel construction method of QC-LDPC codes based on the subgroup of the finite field multiplicative group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摘要第一句就不宜写成“A novel construction method of 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codes based on the subgroup of the finite field multiplicative group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2.英文表达方面

(1)正确使用冠词。虽然冠词的基本使用规则已被熟知,但在英文摘要中冠词误用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必须予以重视。例如:“a silicon-on-insulator(SOI)based VOA”与“an SOI based VOA”,由于“silicon-on-insulator”是以辅音开头,因而前面要用“a”,但当缩写作“SOI”时变为以元音开头了,前面要改用“an”。又如:“A graphene metamaterial absorber with unit cells is designed. Structure of the graphene metamaterial absorber is shown in Fig.1.”,同样是修饰“graphene metamaterial absorber”,第一次提到应用“a”,再提到时因为是特指,故用“the”。很多作者不加考虑地在名词前一味使用定冠词the,但在文中又无法明确找到所特指的对象,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因而在编辑加工中应仔细推敲,逐一确认。

(2)正确使用数词。摘要中在给出研究结果和结论时会涉及到参数的量化表达,其中数词的使用总体上应遵循易读、易写、前后一致的原则[6]。一般来说,用空格分隔4位以上的数字(以小数点为中心,每隔3位数字空半格,如:16 000.148 7);不确切的数字采用全拼形式(如:the mid-sixties);小数通常采取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特指时采用阿拉伯数字形式(如:sample 120,step 15)等。总结来稿摘要中数词的错误使用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小于10的数字通常需全拼,但与单位名称连用时,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two beams,five diodes,6 mm,8 Hz);位于句首的数字应用全拼形式(如:Thirty kinds of micro groove wick structures were fabricated.);当多个数字连接使用时,需全拼出其中一个数字,以免混淆(如:twelve 45 mg samples)。

(3)避免修饰语过长或冗余。由于英语写作水平所限,作者常用一长串的名词和形容词作为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前,使句子头重脚轻,不便阅读。编辑加工时可以使用介词短语形成修饰单元,对原句进行改写,使之更加简洁明确。例如,可将“a photoelectronic autocollimator based large range roll angle measurement approach”改写为“a roll angle measurement approach with a large range based on photoelectronic autocollimator”。此外,有些修饰语本身就是冗余甚至错误的,那么直接删掉即可。比较常见的是一些有特殊含义的形容词,本身就有比较的含义,因而没有比较级,如:senior、junior、prior、superior、minor等,还有表示极限含义或物质特性的形容词,同样没有比较级,如:maximum、minimum、square、physical、organic等,均不可在前面加上more形成比较级。有时还应综合全句判断是否有冗余修饰语,如:“The irregular QC-LDPC code is constructed by the proposed construction method.”,虽句中并无过长修饰语,但“construction”与前面的“constructed”在表意上有重复,应删去。

(4)避免使用动词的名词和动名词形式。动词一般都有名词和动名词形式,可表达相似的含义,但直接使用相应的动词形式可使句子更加简洁,表意更加明确,所以Ei编辑部建议:当可用动词时,应避免使用其名词和动名词形式。例如:“Development of a wavelength modulation module is made to control the laser operation temperature.”应改为“A wavelength modulation module is developed to control the laser operation temperature.”。

3.其他常见问题

英语科技论文的摘要中使用缩写的情形比较普遍,有效缩减了篇幅,但作者在表达上缺乏规范性,突出表现在首次出现缩写时未能给出全拼或者重复多次给出全拼。正确做法是,除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全拼外,后文直接使用缩写,即:“A dynamic optical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based on cross phase modulation(XPM)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PM, …”。如果是公司或仪器设备的名称,则可以直接使用缩写,如:“Firstly, 12 mL solu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was dissociated by low speed centrifuge (TD5A-WS).”

为确保摘要的独立性和自明性,同时便于系统检索,应尽量避免出现引用文献(即:Ref.[?])、图表(即:Fig.?或Tab.?)、数学表达式(如:“…the number of addition operations in the whole encoding process is (c?1+R)N?3L+L2/2.”)、物理量符号(如:“Define a parameter C as…”)等信息。如果在摘要中无法避免地要提到他人的研究成果,务必给出具体姓名,以示明确,如:“The result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reported by Johnson Alexandria.”。

三、小 结

以上是笔者针对来稿问题,对编辑加工英文摘要工作的一点体会,但仅仅注意了这些问题是不够的,不同的稿件会出现不同的新问题,相应的修改方案也需要仔细推敲,在保证规范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文字效能。因此,作为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必须不断学习编辑行业标准,并大量阅读国外光学类英文科技期刊,学习专业的英语表达,对待稿件字斟句酌,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从多方面确保英文摘要的质量。

 

 

最新 . . .

· 《金华日报》《金华晚报》同时调整版面
· 毛泽东与《红色中华》报
· 楚天都市报全媒体平台更名为“极目新闻
· 抗疫战场,党报人在坚守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发布
· 报纸如何迎接“直播时代”新浪潮
· 传统品牌何以历久弥新
· 《长江日报》坚持开门办报 聚起"编外"
· 《湖北日报》战“疫”报纸入藏国家博物
· 活跃在党报上的通讯员
· 科技期刊编辑应做好“科学守门人”
· 《财经》年会在京举行
· 第九届人文社科集刊年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开门办报”之新解
· 《飞天》庆祝创刊70周年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上线北京日报客户端
· 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年会在湘召开
· 国内新闻纸市场明年或迎新挑战
· 四十五篇(组)文章入选第四届“期刊主
· 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理念的三个转变

相关 . . .

· 企业内刊如何激发员工写稿热情的方略
· 浅谈企业报记者的职责与使命
· 企业报版面策划之我见
· 浅谈新闻写作中数字的运用
· 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认知中的责任
· 内刊:约稿的技巧
· 企业文化:为中广核集团扬帆远行导航
· 企业内刊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 内刊:怎样发现新闻 怎样表现新闻
· 内刊的跨企业合作之道
· 内刊的跨企业合作之道
· 发挥企业内刊的特殊作用
· 企业报“三忌”
· 怎样办好企业报
· 如何让内刊更有影响力
· 传媒业发展新趋势
· 如何办好外向和内外兼顾的内刊
· 报小天地宽——关于区县报的几点思考
· 企业传媒功不可没
· 加强科技信息传播 办出单位内部报刊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