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社16年坚守助力学子圆梦2016年08月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刘佳佩
简介:
原标题:16年坚守助力学子圆梦
党报一直被赋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功能,也就是除了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外,还应成为勇担 ...
内容:
原标题:16年坚守助力学子圆梦 党报一直被赋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功能,也就是除了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外,还应成为勇担社会责任、彰显民生情怀的服务者。 多年来,南阳日报社坚持“在活动中办报,在办报中活动”,以新闻报道为载体,开展了“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关注民生,服务社会,既提升了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又强化了党报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作为党报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入学季将至,让人们再次想起了南阳日报社联合共青团南阳市委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入学难的状况,从2000年起启动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既是帮助贫困大学生的“爱心工程”和“希望工程”,又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民心工程”和“栋梁工程”。活动坚持了16年,累计筹集资金93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子3万余名。 主动担当谋划 全力助困学子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总有一些大学生高高兴兴地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因为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可能被阻挡在大学校门之外。 南阳日报社利用新闻的力量、媒体的权威,主动担当公益责任,积极谋划开展社会活动,与团市委合作,通过策划新闻报道和建立捐助平台,凝聚起社会各界的爱心,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让涓涓爱心浸润学子,让款款真情缘聚百姓。“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于2000年启动以来,南阳日报社始终牢记责任媒体、民生媒体的宗旨,不断加强策划,加大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宣传报道力度,运用多种新闻体裁,创新报道形式,让读者在互动中参与,网聚爱心力量,从而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如今,“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已成为南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和社会救助活动平台,具有品牌效应,树立了党报的公益形象,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吸引力和亲和力。 动员一切力量 多方筹措资金 “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南阳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活动期间,《南阳日报》记者和团市委下属的市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希望办)工作人员一起,冒着酷暑深入一个个待资助贫困大学生家中,耐心细致地走访,针对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撰写了一篇篇催人泪下的报道,呼吁社会各界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捐助。同时,对活动进展情况以及各爱心单位、企业、个人捐款情况,在《南阳日报》持续予以公布和报道。《南阳日报·社会早刊》开辟《救助贫困大学生爱心行动》专栏,保证活动期间期期有新闻、周周有亮点,在全市营造了捐资助学、奉献爱心的浓厚氛围。 开展“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筹措救助资金是重中之重。随着活动影响力的扩大,每年申报的学生数量都会递增,资金筹措难度非常大。为了帮助更多家庭,让更多孩子能够继续学业,南阳日报社和团市委不断创新思路,积极寻找新的载体,动员一切力量,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 为了保障活动的公正性,各县区团委工作人员在走访学生家庭过程中都要录制走访视频,这样既客观准确反映贫困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又利于爱心企业、单位和个人确定对口救助的贫困学生人选,避免了“人情生”“照顾生”的出现。 2013年起,“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增添了一项新内容——对移民新村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发放奖励扶助金。 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持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市淅川县16.5万库区移民舍小家为大家,2009年到2012年陆续离别丹江故土,举家外迁。南阳市先后建成移民学校89所,全市11574名移民学生和292名随迁教师及时接转。南阳日报社联合团市委、市移民办,专门对移民中获得二本以上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应届考生进行奖励扶助,以解移民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 社会各界肯定 爱心接力传递 每年,“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启事和系列报道陆续刊出后,《南阳日报》捐款热线和团市委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 仅2015年,在南阳日报社和团市委的共同努力下,共筹措善款119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980名。筹措资金数额和资助学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活动中,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热情明显提升,联系企业的数量、与企业合作的成效都好于往年,全市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已经成为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 “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的持续开展,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效,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作为希望工程的受益者,一些曾接受过资助的贫困学子在走上工作岗位或者事业有成后,都不忘反哺家乡,回报桑梓。据市希望办不完全统计,自“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开展以来,已经有百余名被救助过的贫困大学生用各种方式回报家乡,让爱心延续。 16年的新闻助困之路,南阳日报社发挥出了主流媒体服务社会、服务读者的优势和影响,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让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观念在社会上形成风气,不仅帮助了众多学子从困难中站起来,努力圆梦,奔向未来,也树立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系南阳日报社总编室主任)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