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刊研究室首页 >> 内刊建设 >> VR技术对纸媒发展的助力探究

VR技术对纸媒发展的助力探究

2016年08月  作者:徐标  来源:今传媒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关键词:VR;纸媒;发展;助力   VR(Virtual Reality的简称)技术,又称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 ...
内容:

 

  关键词:VR;纸媒;发展;助力

  VR(Virtual Reality的简称)技术,又称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临其境,置身于虚拟世界之中,可以实时、无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视觉效果的沉浸感和人机交互动的交互感。

  有人将2016年称为“VR元年”或者“VR新闻元年”,这一年VR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从目前来讲,VR技术在应用方面的软硬件都不太成熟,但是人们对此扔持有极大信心,也使得VR在多个领域开始被尝试实际应用,比如,新闻报道领域,尤其是如今不被人看好的纸媒领域,对VR技术的运用以及VR技术对未来纸媒发展的影响,非常值得探讨。

  其实,不仅国外的纸媒率先抓住VR这个机遇,例如,纽约时报、BBC等推出VR频道,360度全景视频等内容。国内的传媒巨擎也积极尝试,在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也都推出VR视频,无死角观察会场,实现立体看两会。另外,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6年8月17日,“VR新闻实验室”在北京成立,首批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广州日报、辽沈晚报、大连晚报、郑州晚报、重庆商报、生活报、法制晚报等)将共同探索VR新闻……[2]对于纸媒来讲,如果抓住VR的技术机遇就会突出内容纵深和技术纵深的双重优势,对其商业模式、报道模式以及纸媒在媒体格局中的地位都会产生影响,对纸媒提高竞争力和日后的发展有较强的战略意义。

  一、商业模式

  2016年初,纽约时报的CEO马克·汤普森(MarkThompson)表示,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VR业务已经实现盈利。对于VR技术的探索,纽约时报是当之无愧的先锋,不仅如此,与BBC、ABC News、美联社以及其他媒体相比,其VR商业模式的探索也走在前列,这是非常值得纸媒借鉴的。在笔者看来,其商业模式的主体思路就是:变“读者”为“消费者”。

  《纽约时报》不仅仅将受众当作“读者”,还将其当作“消费者”,VR内容的制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其吸引受众扩大发行量的一个手段,VR内容做得好,吸引受众,扩大影响力,会增强受众黏性,进而媒体发掘受众需求,做出产品,实现盈利,形成良性循环。具体以纽约日报为例,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商业模式。

  (一)既提供信息,又提供产品

  1.信息的制作和平台建设

  首先,纽约时报建立了自己的VR内容发布平台以及VR频道,这就为其信息的传播奠定了平台基础。2015年11月,纽约时报推出一款名为“NYT VR”的App,用户可以通过App Store以及Google Play进行下载。该App有一部名为《流离失所》的影片,有100多万人看过,这部VR影片以三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他们周围的环境——千疮百孔的教室、大片沼泽、流亡者辛苦的劳作等,将难民的生存状态展现出来,震撼人心。除此之外,纽约时报还制作了包括科学类、政治类及时事类等广泛的VR内容,将受众直接带入场景,给受众带来更真实的感受、更富感染力的冲击力和内容体验。

  2.推广

  纽约时报负责广告和创新的副总裁塞巴斯蒂安开玩笑说,“人们都认为现在做VR内容,就像在大家都还没电视的时候跑去拍电视剧。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如送出免费的电视机好了。”这里旨在说明,要打开VR市场,VR的普及是重要一环。2015年11月,纽约时报和Google、通用电气等合作,给每一位纽约时报的订阅者送了一个Google Cardboard一个纸板叠成的虚拟现实头套。这样人们就不用购买昂贵的头盔套件,而只需要把手机塞到Google Cardboard里面,就可以观看虚拟现实内容,同时,数字版订阅者通过邮件获取了Google Cardboard的兑换码,为印刷和数字媒体完美混搭做了重要一步。

  如今,对VR技术的普及和VR技术的实践同等重要,纸媒在发展中应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在重视技术的同时,可以选择与企业或者同行联合推广,总之需将VR技术的普及放到战略规划的重要一层。

  (二)占领VR广告平台

  2016年8月,《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收购了广告代理和设计公司Fake Love,这家公司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有一定的内容制作和广告营销能力,纽约时报的收购行为,说明其在VR道路上走得更远了一步,这也是其对新营销模式的积极探索。无论如何,都在说明:VR时代,广告依然是媒体获得盈利的重头戏,而且,与新媒体相比,纸媒也在积极占领VR广告平台。

  仔细分析NYT VR里的影片可以发现,影片里同样有广告植入。例如“Real Memories”这部视频,Mine对这部片子提供了赞助,然后视频中出现了“两位主角坐在MINI车中”的场景。而对于沉浸其中的受众来讲,就好像也坐在MINE车中的后排座位,透过镜头可以近距离观看车的各种情况。ABC NEWS也采用这种形式,在为犯罪局《Quantico》制作VR短片时,将赞助商雷克萨斯的新车完美结合道剧情中。

  这两个片子都获得了非常高的点击率,目前来看,VR广告业务增长也是非常快的,以纽约时报为例,其APP刚上线时,只有3部影片和两部广告片,仅仅3个月,又新增两家广告主。其未来的广告平台价值已现端倪。纸媒抓住VR机遇,其实是在抢占未来的广告平台。

  除此之外,媒体还应有“私人订制”意识,增强媒体产品意识和服务能力。

  二、报道模式

  VR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视觉效果的沉浸感和人机交互动的交互感。这也是VR技术变革新闻报道模式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具体到实际操作中,要非常注重VR新闻给受众带来的沉浸感和交互感,做沉浸式新闻,探索VR语言。

  (一)沉浸式新闻

  在新闻报道中,视觉奇观类的新闻体裁更适合做VR新闻,在人为或者地域隔绝无法亲临现场的时候,可以利用VR技术的沉浸感,给观众带来真实的、富有感染力的现场存在感。例如,网易对于切尔诺贝利的VR报道,将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代表作品进行场景还原,呈现最佳视角。救援人员瓦西里回忆的脚步,穿梭在死亡之桥、普里皮亚季广场、医院、学校、四号核电站、摩天轮,一幕幕场景,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使人沉浸其中。这时,新闻不再以传统的视角进行报道,不是第三人称客观记录,也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视频的主角,以“我”的视角的一次沉浸式体验。

  (二)VR语言

  应该说,就目前的技术来讲,VR语言还非常有待挖掘,其被认知的程度也只能粗略地停留在沉浸性和交互式,至于未来人们在VR中自由移动,甚至与场景中物体互动带来的体验认知仍然难以述说,受众的重点体验和关注点不同,获得的认知也就不同。影响VR语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或许就是叙述视角的变化。

  其实在笔者看来,VR新闻的制作并没有刻意的局限,只能讲在目前条件下,哪些体裁更容易被做成VR新闻。这涉及到VR新闻关注视角,涉及到VR语言自身的特点和逻辑问题。VR新闻是以受众视角展示事实,视角的转变会使受众对新闻有全新的交互体验,这与以往的第三人称叙述有很大不同。比如,一般认为,时政类体裁的新闻不太适合做VR新闻,但是《纽约时报》的编辑萨姆?多尼克对此这样设想:“戴上头盔的一刹那,你就站在了现场。比如报道选举,我们不会去把重点放在那些候选人身上,而是放在台下的人群中,让你了解站在人群中是什么感觉、看到时什么人在为特朗普欢呼。当你清楚地看到身边一个怀抱孩子的母亲脸上狂热的神情,你就会知道特朗普一定会赢得提名。”由此可见,VR语言有着自己本身的特点和逻辑,但其本质还是在寻求完成和受众的交互。

  三、打破现今的媒体格局

  相对于新媒体来讲,纸媒在时效性、互动性、成本性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是就像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的那样:“更为具象化和广域化的传播渠道(互联网)会让信息简单化和娱乐化,海量信息中提取有用严肃信息是伪命题。”由此可见,纸媒的严肃性及“内容为王”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取代的。这是纸媒存在的优势,也为其实现全媒体时代的突围争取到了时间。其实,与新媒体相比,纸媒的劣势归根到底集中在技术劣势,因此,在未来发展中,纸媒需要主动变革发展思路,弥补技术短板,拓展平台,调整发展战略,才能在全媒体大潮中实现突围。

  当VR技术袭来时,纸媒实际上是和数字媒体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是,VR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闻制作技术性更强,内容更加专业、更具深度。与数字媒体相比,纸媒因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其基础夯实,内容深厚,人才、市场等资源更加丰富。更容易和企业,以及学界等实现联合,通过各项研究,实现技术和思想的结合,完成转型。而数字媒体选择一方面会受到纸媒的内容冲击,另一方面受到企业的技术冲击,优势逐渐丧失,很有可能被转型后的纸媒所取代。

  曾经,电视的发达,让“电影将死”的预言几乎成真,可电影业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如今,纸媒发展整体来讲,处于低谷状态,VR技术时代的到来是个机遇,纸媒可以此为突破点,做好VR转型,或许可以实现全媒体时代的突围,实现重生。

 

 

 

最新 . . .

· 《金华日报》《金华晚报》同时调整版面
· 毛泽东与《红色中华》报
· 楚天都市报全媒体平台更名为“极目新闻
· 抗疫战场,党报人在坚守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发布
· 报纸如何迎接“直播时代”新浪潮
· 传统品牌何以历久弥新
· 《长江日报》坚持开门办报 聚起"编外"
· 《湖北日报》战“疫”报纸入藏国家博物
· 活跃在党报上的通讯员
· 科技期刊编辑应做好“科学守门人”
· 《财经》年会在京举行
· 第九届人文社科集刊年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开门办报”之新解
· 《飞天》庆祝创刊70周年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上线北京日报客户端
· 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年会在湘召开
· 国内新闻纸市场明年或迎新挑战
· 四十五篇(组)文章入选第四届“期刊主
· 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理念的三个转变

相关 . . .

· 企业内刊如何激发员工写稿热情的方略
· 浅谈企业报记者的职责与使命
· 企业报版面策划之我见
· 浅谈新闻写作中数字的运用
· 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认知中的责任
· 内刊:约稿的技巧
· 企业文化:为中广核集团扬帆远行导航
· 企业内刊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 内刊:怎样发现新闻 怎样表现新闻
· 内刊的跨企业合作之道
· 内刊的跨企业合作之道
· 发挥企业内刊的特殊作用
· 企业报“三忌”
· 怎样办好企业报
· 如何让内刊更有影响力
· 传媒业发展新趋势
· 如何办好外向和内外兼顾的内刊
· 报小天地宽——关于区县报的几点思考
· 企业传媒功不可没
· 加强科技信息传播 办出单位内部报刊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