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刊研究室首页 >> 内刊建设 >>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越困难期刊人越要保持信心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越困难期刊人越要保持信心

2016年09月  作者:赵新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原标题:越困难,期刊人越要保持信心   期刊界一年一度的盛会如今已步入第4个年头,在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之时,《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就刊博 ...
内容:

 

  原标题:越困难,期刊人越要保持信心

  期刊界一年一度的盛会如今已步入第4个年头,在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之时,《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就刊博会的举办情况以及期刊业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

  刊博会承载多重功能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为期刊界每年一度的大事,刊博会已经举办了3年。您觉得整体效果如何,对期刊发展来说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

  石峰: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综合性期刊交易博览会,本身承载了很多功能。其不仅仅是为业界提供了经验交流与信息共享的平台,在国家加强文化建设、提倡全民阅读的当下,刊博会也是文化服务大众、倡导全民阅读的平台。

  与其他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活动平台不同,刊博会所起到的作用不能单纯以实际签单多少的经济指标来衡量,效益与效果有时候还是有区别的。刊博会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只是其中一个衡量的指标,社会效果也要考虑。大家在刊博会上通过展示交流,以别人成功的经验为自己借鉴。尤其是在现在传统期刊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这样规模大、影响大的活动把读者的眼球重新拉回到纸质期刊上来,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我们期刊人的责任。

  重数字化不弃纸质版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您提到传统期刊现在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这种困难主要是源自数字阅读对读者的分流。对于传统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关系,您怎么看待?

  石峰: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看到,数字媒体确实发展迅猛,对纸质媒体包括纸质期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来说,数字阅读也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但是,我认为如果真正要进行深度阅读、了解事情的全貌,还是要回到纸媒上来。社会的进步是通过沉淀以后才能更上一个台阶,如果人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数字阅读上,是很难沉淀下来的。数字媒体的发展同样需要沉淀,目前来说还没有完成这个过程。

  另外,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只有通过纸质阅读才能完成自己成长过程中知识结构的积累。在这方面,我认为,社会要进行有效引导,既要重视数字阅读,也不能放弃纸质媒体的阅读,刊博会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融合发展是趋势必须做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这几年业界一直在进行融合转型,对于目前的发展现状,您是如何看待的?

  石峰:期刊发展处于困难期,目前是整个世界的趋势。越是困难的时候,期刊人越要保持信心、越要顶住。融合转型是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通过刊博会这样一个平台进行交流,推动融合转型是有必要的。

  我一直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行业会说自己不行了。数字网络媒体,刚起步的时候是很困难的,占报刊广告的份额也很少。实际上,期刊的发行量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12年,连续几年都是保持了上升的发展态势。此后,才开始出现下滑。

  面对当前这种形势,我们一方面要树立信心,理性对待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就是要坚持改革。我认为,整个期刊行业在改革上存在潜力。虽然很多期刊生存艰难,但一部分期刊还是很有市场的。如果能够加大改革的力度,期刊仍有发展的空间。此外,我们要认识到,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所有人都必须这样去做。

  改革创新步伐不能放松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于期刊行业来说,融合转型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顺利完成转型发展?

  石峰:我认为,现在期刊行业的转型也好,融合也罢,队伍建设是最大的短板。现在虽然很多人都会使用新媒体,但是从专业的角度上讲,对于新媒体的研究和熟悉程度却远远不够。在刊社中,既懂新媒体传播规律,又熟悉传统媒体业务的人才并不多,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我们跟不上去。目前的发展形势就是,不懂新媒体,就不要谈融合发展的事。

  在中央加强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行业如何发展,不是某一个期刊社的事,而是整个国家的事。作为期刊人,要有担当,首先要坚持导向。其次,要积极投身改革。在实践中可以看到,相关的政策、文件很多,但落实却并不到位。与经济改革相比,我们的改革步伐差得太远。中国期刊协会每年都会翻译国际期刊联盟的期刊创新报告,今年这一组织的名称已经变为媒体联盟,弱化了期刊的概念。这种翻译名称变化的背后,是理念的变化。数字化转型后,媒体类别模糊了。再次,要加快转型。融合发展的确是个机会,但是如何把这个机会变成实实在在的效应,大家现在还比较迷茫。无论如何,你要去尝试,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这水有多深,只有勇敢地踩下去,才知道深浅。转型是个大趋势,步子迈得也越来越快,尽管我们不会放弃在纸质期刊上继续努力,但转型的步伐不能放松。

 

 

 

最新 . . .

· 《金华日报》《金华晚报》同时调整版面
· 毛泽东与《红色中华》报
· 楚天都市报全媒体平台更名为“极目新闻
· 抗疫战场,党报人在坚守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发布
· 报纸如何迎接“直播时代”新浪潮
· 传统品牌何以历久弥新
· 《长江日报》坚持开门办报 聚起"编外"
· 《湖北日报》战“疫”报纸入藏国家博物
· 活跃在党报上的通讯员
· 科技期刊编辑应做好“科学守门人”
· 《财经》年会在京举行
· 第九届人文社科集刊年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开门办报”之新解
· 《飞天》庆祝创刊70周年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上线北京日报客户端
· 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年会在湘召开
· 国内新闻纸市场明年或迎新挑战
· 四十五篇(组)文章入选第四届“期刊主
· 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理念的三个转变

相关 . . .

· 企业内刊如何激发员工写稿热情的方略
· 浅谈企业报记者的职责与使命
· 企业报版面策划之我见
· 浅谈新闻写作中数字的运用
· 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认知中的责任
· 内刊:约稿的技巧
· 企业文化:为中广核集团扬帆远行导航
· 企业内刊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 内刊:怎样发现新闻 怎样表现新闻
· 内刊的跨企业合作之道
· 内刊的跨企业合作之道
· 发挥企业内刊的特殊作用
· 企业报“三忌”
· 怎样办好企业报
· 如何让内刊更有影响力
· 传媒业发展新趋势
· 如何办好外向和内外兼顾的内刊
· 报小天地宽——关于区县报的几点思考
· 企业传媒功不可没
· 加强科技信息传播 办出单位内部报刊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