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报纸纷纷腾出版面做大副刊2017年11月 作者:龚学明 来源:(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著名老报人赵超构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这里面有几层意思,第一,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灵魂和面孔共存,才能构成一个活生生的主体;第二,新闻比 ...
内容:
著名老报人赵超构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这里面有几层意思,第一,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灵魂和面孔共存,才能构成一个活生生的主体;第二,新闻比副刊重要,因为灵魂比面孔更为关键。长期以来,报纸力抓新闻,副刊总是配角。但随着新闻传播渠道多样化,传统的报纸、电视、电台三大传播载体一统传播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渠道以更快捷的手段抢得传播先机,报纸如何承载和传播新闻正成为一个艰巨的课题,而报纸“一体两翼”中的副刊(含专刊)却在事实中证明,其对读者的吸引力不仅稳定,还呈上升趋势。 一、现在多家晚报都市报纷纷腾出版面做大副刊 从全国范围看,一些晚报都市报,在为求生存而缩版的背景下,大胆增加副刊版面。 扬子晚报在继续办好《繁星》副刊和其他专刊的前提下,2016年着力推出诗歌副刊《诗风》,在报界引起较大反响。 四川华西都市报,从2017年开始,把以前在周六、周日出版的《宽窄巷》《当代书评》副刊,扩充为《天天副刊》,每天四个整版规模(对开); 河南大河报的《河之洲》副刊,每周六出版,每期8个版(四开); 山东齐鲁晚报周末的《书坊》、《世界》周刊,也是固定出版; 河北燕赵都市报周六的《悦读》周刊6个版、周日则整张都市报都做《周末》副刊,16个版(四开)……” 二、做大报纸副刊,成为报纸转型求变的一大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晚报、都市报副刊常态化的还有三个现象: 一是版面保证,固定出版,没广告也会定期出版; 二是一些纸媒甚至把副刊做到了非周末时间,如扬子晚报的《诗风》周刊刊于每周一; 三是这一轮都市报副刊热潮,几乎都以文化副刊为主打,摒弃过去吃喝玩乐式的潮流副刊,甚至连诗歌、散文、非虚构、文艺评论等纯文学也有了阵地。 有趣的是,在一些城市,不同报纸文学副刊间的竞争已经形成而且呈现激烈态势。以成都为例,上世纪50年代创刊的老牌诗刊《星星》等文学期刊,经过几十年的运作后培养了良好的诗歌氛围和一大批诗人,报纸自然不会放弃如此优异的文化资源,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都不惜拿出版面办诗歌版。华西都市报在每期的《宽窄巷》重要版面的头条位置重点推介诗人和作品。而成都商报进行思路创新,新设诗歌公众号,并与纸质版面联动。该报的《诗歌集结号》创设2016年4月18日,成都商报从2016年4月开始坚持每周在周末副刊开辟诗歌专版,发表从《诗歌集结号》中产生的老中青诗人的最新优秀诗作,呈现全国诗歌创作生态。同在一个城市的成都晚报不甘寂寞,也在周末推出诗歌专版。 (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作者为扬子晚报文化新闻部副主任)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